如果要用一種物品紀念一個劇院的200周年,沒有什么比郵票更合適了。
近日,倫敦南區的一家劇院Old Vic,就用這樣的方式慶祝了自己的200周歲。這家位于倫敦Lambeth區的劇院,成立于1818年,至今上演過無數的經典話劇、歌劇、舞蹈、音樂和戲劇節目,并為英國國家歌劇院、Sadler’s Wells舞蹈團和英國皇家大劇院的前身。曾在這里贏得滿堂彩的劇目,包括1930年John Gielgud版的《哈姆雷特》以及2016年性別反轉版本的《李爾王》。
這套設計的亮點,集中在Old Vic在上世紀和本世紀的八套經典劇目演出。設計師認為雖然劇院有200年的歷史,但回溯時光,去更好地通過視覺呈現早期劇目還是比較難的。因此更傾向于讓郵票展示一個更為現代的Old Vic劇院。
因此可以看見,每張郵票的設計都以一出劇目的主角為中心,輔之以獨特字體設計的劇目名稱在旁。劇院的名稱排布在下方的位置,而英女皇頭像、郵票價值則按照郵票設計規范在上方角落。
每張郵票的都運用了不同的色彩呈現,有棕、橙、紅、紫綠、灰及藍,以漸變淡出的方式反映在字體設計上。顏色的選擇與所表現劇目息息相關,譬如展現《Hedda Gabler 海達·高布樂》的這一張作品,便運用紅色來表現劇作的緊張感,以及最后主角毀滅性的結局。顏色的預示著每一部劇作的主題,亦將八張作品相互區分開來,各有其獨特辨識度。
而字體選擇也各有千秋,但基本以English grotesque或slab serif為主。
整體設計上,設計師希望能在視覺上呈現戲劇性的效果——主角在幕前,字體隱在其后猶如舞臺布景。演員及制作的魅力由此更為凸顯,字體色彩的飽和度變化亦猶如打光映照在主角的臉上,深色的背景與字體相映成趣,既突出演員的神采、姿態以及表演張力,亦在時刻暗示著觀者,這就是一次演出。
不僅如此,每張作品里還隱藏著設計師用心埋下的小彩蛋。譬如《Hedda Gabler 海達·高布樂》這一張,“A”的設計里有一條列紋,寓意主角最終的精神衰退;《King Lear李爾王》這張中,“KING”巧妙地放在了男主角的頭頂,正好是國王的皇冠;《Hamlet哈姆雷特》的M與周圍空間組成刀尖的形狀,預示哈姆雷特的匕首;而《Henry V亨利五世》的V中心剛好是箭頭的形狀。
伴隨這套郵票的還有一個小票本,放置八張套票,以及展示Old Vic劇院的歷史及過往照片。除此之外還有首日封。全套內容已于8月30日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