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宣傳片鏡頭的組接必須符合觀眾的思想方式和影視表現規律鏡頭的組接要符合生活的邏輯、思維的邏輯。不符合邏輯的宣傳片觀眾就看不懂。做影視節目要表達的主題與中心思想一定要明確;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能確定根據觀眾的心理要求,即思維邏輯選用哪些鏡頭,怎么樣將它們組合在一起。
二、景別的變化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一般來說,拍攝一個企業場面的時候“景”的發展不宜過分劇烈,否則就不容易連接起來。相反“景”的變化不大,同時拍攝角度變換亦不大,拍出的鏡頭也不容易組接。由于以上的原因我們在拍攝的時候“景”的發展變化需要采
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循序漸進地變換不同視覺距離的鏡頭,可以造成順暢的連接形成了各種蒙太奇句型。
三、鏡頭組接中的拍攝方向軸線規律
主體物在進出畫面時,我們拍攝需要注意拍攝的總方向,從軸線一側拍否則兩個畫面接在一起主體物就要“撞車”。所謂的“軸線規律”是指拍攝的畫面是否有“跳軸”現象。在拍攝的時候如果拍攝機的位置始終在主體運動軸線的同一側,那么構成畫面的運動方向、放置方向都是一致的,否則應是“跳軸”了跳軸的畫面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是無法組接的。
四、鏡頭組接要遵循“動從動”、“靜接靜”的規律如果畫面中同一主體或不同主體的動作是連貫的可以動作接動作,達到順暢簡潔過渡的目的我們簡稱為“動接動”。
五、鏡頭組接的時間長度
我們在拍攝影視節目的時候每個鏡頭的停滯時間長短首先是根據要表達的內容難易程度觀眾的接受能力來決定的其次還要考慮到畫面構圖等因素。如由于畫面選擇景物不同包含在畫面的內容也不同。遠景中景等鏡頭大的畫面包含的內容較多觀眾需要看清楚這些畫面上的內容所需要的時間就相對長些而對于近景特寫等鏡頭小的畫面,所包含的內容較少,觀眾只需要短時間即可看清所以畫面停留時間可短些。
六、搖鏡頭把內容表現得有頭有尾一氣呵成因而要求開頭和結尾的鏡頭畫面目的很明確。從一定被拍攝目標搖起結束到一定的被拍攝目標上并且兩個鏡頭之間一系列的過程也應該是被表現的內容用長焦距鏡頭遠離被拍攝體遙拍,也可以造成橫移或者升降的效果。
七、搖鏡頭是攝像機的位置不動拍攝角度和被拍攝物體的角度在變化,適合于拍攝遠距離的物體。而移鏡頭則不同是拍攝角度不變,攝像機本身位置移動與被拍攝物體的角度無變化,適合于拍攝距離較近的物體和主體。 移動拍攝多
八、鏡頭甩技巧
這種技巧對攝像師的要求比較高,是指一個畫面結束后不停機,鏡頭急速“搖轉”向另
一個方向,從而將鏡頭的畫面改變為另一個內容,而中間在搖轉過程中所拍攝下來的內容變得模糊不清楚。這也與人們的視覺習慣是十分類似的,這就非常類似于我們觀察事物時突然將頭轉向另一個事物,可以強調空間的轉換和同一時間內在不同場景中所發生的并列情景。
甩鏡頭的另一種方法是專門拍攝一段向所需方向甩出的流動影像鏡頭,再剪輯到前后兩
個鏡頭之間。甩鏡頭所產生的效果是極快速度的節奏,可以造成突然的過渡。剪輯的時候,對于甩的方向、速度和快慢、過程的長度,應該與前后鏡頭的動作及其方向、速度相適應。旋轉鏡頭被拍攝主體或背景呈旋轉效果的畫面,常用的拍攝方法有以下幾種一、沿著鏡頭光軸仰角旋轉拍攝;
二、攝像機超 360 度快速環搖拍攝;
三、被拍攝主體與拍攝幾乎處于一軸盤上作 360 度的旋轉拍攝;四、攝像機在不動的條件下,將膠片或者磁帶上的影像或照片旋轉倒置或轉到 360 度圓的任意角度進行拍攝,可以順時針或者逆時針運動。另外還可以運用旋轉的運載工具拍攝,也可以獲得旋轉的效果。這種鏡頭技巧往往被用來表現人物在旋轉中的主觀視線或者眩暈感,或者以此來烘托情緒渲染氣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