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泛IP化時代,不只內容公司在做IP,越來越多的品牌企業開始打造IP,為什么呢?因為在互聯網全面滲透的時代,傳播的碎片化使傳統營銷效果急降,渠道的扁平分散使過去的通路打法不夠用,人群的圈層化要求品牌最好能建立自己的粉絲圈層,而這些,都是舊品牌形象工程無法勝任的。
品牌IP化的做法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人格化、動物化、萌寵化、挖人性、講故事、講感情、造互動這幾個點,但做起來極不容易,不成功的、淺嘗即止的、半途而廢的,占了大多數。因為打造IP,和企業的風格、基因,關系極大,只有企業文化、產品特質、品牌氣質適合做IP的,才能做好。
一、將產品發展為擬人化、萌寵化IP
讓產品特質與IP形象高度結合,直接加強產品魅力,比如米其林輪胎人、M&M巧克力豆等……
二、創始人或核心員工成為個人化IP
直接讓個人精神注入品牌和企業中,產生巨大號召力,如喬布斯之于蘋果,馬斯克之于特斯拉,中國也有不少相似案例,如雷軍之于小米,董明珠之于格力。
三、品牌名就是IP,可形象化
這是高度一體的IP化品牌,如尊尼獲加,以及中國的三只松鼠零食、江小白酒、張君雅小妹妹食品等。
四、收購成名IP,長期作為品牌形象代言
這樣的好處是有現成受歡迎的IP靈魂和形象,為品牌助力,如Fido Dido之于七喜汽水,這種情況在國外很多,國內初步出現。
這四種品牌IP化方法,企業根據自身情況,自由選擇——
如果是初創企業或老企業創造新品牌,可以直接用第三種;如果想加強產品魅力,可以選第一種;如果領軍者極具個人魅力,會自然形成第二種;如果想IP化但自身不擅長,那么可以采取第四種。
企業/品牌進行IP化的時候,最好是緊密和自己的產品特性、風格特性相結合,并能緊密扣住目標消費群體的心靈。
總之,神頌文化認為品牌是腦智定位、理性為主;而IP定位是心靈定位、情感及潛意識為主。兩者相輔相成,共同完成占領消費者心智的使命。打造IP很可能是未來很多企業必須做的事,沒有IP協助,品牌不足以在網絡時代完成對消費者的造夢。
|